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日期:2023-06-08 11:15:06  浏览量:304

 

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

 

 

模具制造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

专业名称: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代码660108

专业方向:冷冲压模具制造、注塑模具制造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入学要求:应届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基本学制:三年一贯制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品质和劳动素养,掌握跨入机械制造行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通用技能,以及本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胜任模具零件制造、装调、使用、维护以及相应服务、管理等一线工作,具备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四、职业面向

专门化方向

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要求

继续学习专业

冷冲压模具制造

铣工

6-18-01-02

模具工

6-18-01-04)

模具工(中级)

铣工(初级)

高职:

模具设计与制造

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

本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注塑模具制造

铣工

6-18-01-02

模具工

6-18-01-04)

模具工(中级)

铣工(初级)

注:每个专门化方向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同,任选一个工种,获取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一)综合素质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2.具有社会责任感,履行公民义务,行使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遵法守纪、履行公民道德规范和中职生行为规范。

3.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具有爱岗敬业服务制造业的情怀,为专业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具有理性思维品质,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

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6.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了解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文化成果,能够通过1~2项艺术爱好,展现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

7.具有积极劳动态度和良好劳动习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职业行为,形成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为,在劳动中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8.具有正确职业理想、科学职业观念和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变化。

9.具有良好的社会参与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热心公益、志愿服务,具有奉献精神。

10.具备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创新思维。

(二)职业能力

1.行业通用能力

1)了解制造技术历史沿革和制造业的体系结构,知道现代制造业中的新业态、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规范,具有绿色生产、精益生产、集约生产理念。

2)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具有识读中等复杂零件图、简单装配图的能力,能运用CAD软件绘制零部件。

3)掌握机械结构、机械制造相关基础知识,能拆装典型机械部件,进行简单结构分析。

4)了解机械加工常用方法、常见设备,会正确选择和使用工、量、刃具,能按照正确的工艺进行零(部)件的手动加工或机械加工,能对简单轴类零件进行数控编程和仿真加工,进行精度检测,生产出合格零(部)件。

5)具有精益生产的质量意识和工匠精神,具有小组合作、研磨革新的进取意识,养成规范操作、节约资源、生产安全与环境保护的良好习惯。

2.专业核心能力

1)熟悉模具的类型及其生产过程,了解冲压制品和塑料制品所需模具、材料和成形设备,能识别冷冲压和注塑模具的典型结构,明确模具加工所需机械设备及其加工内容。

2)掌握普通铣削、磨削、数控铣和电切削加工工艺的编制方法,能识读普通铣削、磨削、数控铣削、电切削加工工艺文件,正确选用工、量、刃、夹具及合适的切削参数,完成中等复杂零件程序编制,并使用普通铣床、磨床、数控铣床和电切削机床加工出合格的零件。

3)了解电工的基础知识和电气安全技术知识,能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工元件及电气设备。

4)理解液压、气动传动工作原理、特点,掌握液压与气压元件的使用、调试等技能,能合理选用液压、气动的元件组建控制回路。

5)掌握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的基本常识,能正确选用与保养常用量具量仪,能根据工程要求完成零件的尺寸检测、几何公差检测、表面粗糙度检测及螺纹检测等工作。

3.职业特定能力

1)冷冲压模具制造:能识读典型冷冲压模具结构;能完成冷冲压模具零件加工工艺编制与零件加工;能完成冷冲压模具装配与维修;能完成冷冲压成形设备基本操作技能与模具调试;能完成冷冲压模具零件和产品质量检测。

2)注塑模具制造:能识读典型注塑模具结构;能完成注塑模具零件加工工艺编制与零件加工;能完成注塑模具装配与维修;能完成注塑成型设备基本操作技能与模具调试;能完成注塑模具零件和产品质量检测。

4.跨行业职业能力

1)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能根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取得跨岗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2)具有创新创业能力。

3)具有一线生产管理能力。

 

六、课程结构

 

 

 

七、主要专业课程内容及要求

1.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教学内容及要求

参考学时

思想政治

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省有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重与行业发展、专业实际相结合。学校可结合办学特色、专业情况和学生发展需求,增加不超过36学时的任意选修内容(拓展模块),相应教学内容依据课程标准,在部颁教材中选择确定

180

语文

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和省有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重与行业发展、专业实际相结合。其中限定选修(职业模块)54学时的教学内容,由学校结合专业情况和学生发展需求,依据课程标准,在部颁教材中选择确定

270

历史

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和省有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重与行业发展、专业实际相结合。学校可结合办学特色、专业情况和学生发展需求,增加不超过18学时的任意选修内容(拓展模块),相应教学内容依据课程标准,在部颁教材中选择确定

72

数学

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和省有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重与行业发展、专业实际相结合。其中限定选修(职业模块)36学时的教学内容,由学校结合专业情况和学生发展需求,依据课程标准选择确定

270

英语

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和省有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重与行业发展、专业实际相结合。其中限定选修(职业模块)36学时的教学内容,由学校结合专业情况和学生发展需求,依据课程标准选择确定

270

信息技术

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和省有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重与行业发展、专业实际相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应结合专业情况、学生发展需要,依据课程标准选择确定

108

体育与健康

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省有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重与行业发展、专业实际相结合。其中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教学内容,由学校结合教学实际、学生发展需求,在课程标准的拓展模块中选择确定

180

艺术

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和省有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重与行业发展、专业实际相结合。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增加一定学时的任意选修内容(拓展模块),其教学内容可结合学校特色、专业特点、教师特长、学生需求、地方资源等,依据课程标准选择确定

18

劳动教育

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相关要求,劳动教育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

90

物理

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物理课程标准》和省有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重与行业发展、专业实际相结合。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增加一定学时的任意选修内容(拓展模块),其教学内容可结合专业情况和学生发展需求,依据课程标准选择确定

45

2.主要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要求

1)专业类平台课程

课程名称

(参考学时)

主要教学内容

能力要求

机械制图

144学时

1)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2)平面图形;

3)投影作图原理;

4)基本体;

5)组合体;

6)图样画法;

7)零件图;

8)装配图;

9CAD测绘实训

1)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2)掌握等分作图、斜度、锥度等的画法,能利用绘图工具绘制平面图形;

3)理解投影作图原理,能根据简单形体的轴测图正确绘制其三视图;

4)能熟练识读及绘制基本体及其典型截切体的三视图;

5)能识读组合体的三视图,并根据组合体已有视图进行补图补线;

6)理解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关于图样画法的规定,并能按照规定绘制零件图及装配图;

7)能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理解表面质量、极限与配合、公差等相关概念;

8)能识读10个零件左右的简单装配图;

9)能使用测绘工具并运用CAD软件,测绘10个零件左右的简单装配体

机械基础

144学时

1)机械连接;

2)机械传动;

3)常用机构;

4)支承零部件;

5)机械的节能环保与安全防护;

6)典型机械的拆装;

7)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8)热加工方法

1)掌握键连接、螺纹连接、联轴器等常用机械连接的方法、特点和应用,会正确拆装键连接、销连接、螺纹连接等;

2)掌握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机械常用传动结构、特点及其应用;

3)会计算简单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的平均传动比;

4)了解齿轮的结构,能计算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尺寸;

5)了解平面机构的组成,熟悉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特点及其应用,会判定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

6)了解凸轮机构的组成、特点、分类、应用及其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和压力角;

7)了解轴的分类、材料、结构和应用;

8)了解滑动轴承、滚动轴承的特点、主要结构和应用;

9)知道机械润滑、密封的方法,了解机械环保和安全防护措施;

10)能合理选择工、量具,会对典型机械部件进行拆装、调试;

11)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理解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熟悉金属材料的加工性能;

12)掌握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及其符号,了解铁碳合金组织的性能;

13)了解工业用钢、铸铁、非铁金属及其合金等金属材料的分类、牌号、成分、性能、用途及选用原则;

14)了解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过程,了解热处理工艺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具有合理选择材料、确定零件热处理工序的能力;

15)了解铸造的特点、分类、安全操作规程及砂型铸造、常见特种铸造的一般工艺过程;

16)了解锻压的特点、分类、安全操作规程及自由锻造、板料冲压的一般工艺过程;

17)了解焊接的特点、分类、安全操作规程及自由锻造、板料冲压的一般工艺过程

现代制造技术基础

144学时

1)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及体系结构;

2)超高速加工技术;

3)多轴加工技术;

4)特种加工技术;

5)增材制造技术;

6)智能制造系统

7)其他先进制造技术;(8)现代制造装备安全生产与电气基础

1)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及体系结构,知道其未来发展趋势;

2)了解超高速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理解超高速加工的特点及其关键技术,清楚其工业应用;

3)了解多轴加工技术的概念,清楚数控多轴加工机床种类,了解多轴加工技术的工艺与基本操作,清楚多轴加工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

4)了解电加工技术、激光加工技术、超声加工技术等特种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清楚其工业应用;

5)理解增材制造的基本原理,明确其分类及工业应用,了解其未来发展趋势;

6)理解智能制造系统的概念及其产生背景,了解智能制造系统基本组成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7)初步具备选择现代制造技术加工指定产品的能力;理解智能制造系统的特点与作用;

8)了解并行工程、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及其应用;

9)掌握现代制造装备所必须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能力;

10)了解常用元器件的基本原理、作用和参数,掌握常用机床电器的安全操作规范了解常用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故障与维护方法

金属切削加工基础

108学时

1)金属切削加工基础;

2)金属切削机床及其应用;

3零件生产过程的基础知识

1)理解切削运动概念,掌握切削三要素的含义;

2)了解常用刀具材料及新型刀具材料;

3)了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及型号编制方法,能正确识读常用机床的型号;

4)了解车床种类、应用范围及加工特点;

5)了解车床的结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功能;

6)了解常用车刀材料、种类及新型车刀,会根据加工要求合理选用刀具;

7)掌握车床常用夹具的特点及应用场合,能根据加工要求合理选用工装夹具;

8)了解铣床种类、应用范围及加工特点;

9)了解铣床的结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功能;

10)了解常用铣刀材料、种类,会根据加工要求合理选用刀具;

11)掌握铣削方式,了解铣床常用夹具的特点及应用场合,能根据加工要求合理选用工装夹具;

12)了解钻床的分类、组成、应用范围及加工特点,了解钻削常用刀具及工具;

13)了解常用数控机床的种类、组成、应用范围及加工特点;

14)了解刨削、插削、磨削、镗削的设备分类、组成、刀具、应用范围及加工特点;

15)了解生产过程、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能识读生产工艺卡;

16)熟悉典型表面的加工方法,能根据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切削机床;

17)了解典型表面的加工方案及加工工艺特点,能分析表面加工方案

机械加工实训

(实训8周)

1)钳工基础知识;

2)钳工基本技能;

3)钳工综合件加工

4)车工基础知识;

5)车工基本技能;

6)车工综合件加工

7)数控仿真加工

1)掌握钳工基础知识,熟悉钳工实训的安全操作规范及现场管理规范;

2)能使用钳工常用的设备、量具及其工具;

3)会对钻床进行日常维护与保养;

4)会正确使用常用划线工具,掌握划线基准的选择和平面划线方法;

5)知道锯条的种类和选择方法,掌握锯割方法和常用型材的下料方法;

6)了解锉刀的种类、规格和用途,会选择及操作锉刀,掌握平面的锉削方法;

7)了解钻孔的基本知识及设备;掌握麻花钻的钻、扩孔及铰孔方法;

8)了解攻螺纹工具的结构、性能,能正确使用攻螺纹工具,掌握攻螺纹的方法;

9)能运用钳加工技术加工合格零件;

10)能进行简单部件的装配,并达到精度要求;

11)掌握车工基础知识,熟悉车工实训的安全操作规范及5S实训要求;

12)熟悉普通车床的基本结构,会对普通车床进行日常维护与保养;

13)掌握端面、外圆柱面、台阶、外圆锥面、外直槽的车削工艺,能正确选择切削用量,并进行车削加工;

14)能制订简单零件的车削加工工艺,正确选择切削参数,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典型零件的车削加工,达到技术要求;

15)掌握数控技术相关基本知识,能按照加工工艺正确编制由直线、圆弧组成的二维轮廓数控加工程序;

16)能使用仿真平台(软件),正确模拟简单零件的完整加工过程

2)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名称

(参考学时)

主要教学内容

能力要求

模具认知

36学时)

1)模具技术发展概况;

2)冲压成形模具;

3)塑料成形模具;

4)其他成形模具;

5)模具制造技术

1)了解模具的概念、起源及其地位;

2)熟悉模具在各行各业的应用;

3)知道当前模具工业及技术的发展概况和趋势;

4)认识冲压模的类型及其生产过程;

5)了解生产冲压制品所需的模具、材料和成形设备;

6)能识别冲压模具典型结构;

7)认识塑料模的类型及其生产过程;

8)了解生产塑料制品所需的模具、材料和成形设备;

9)能识别塑料模具典型结构;

10)能识别压铸模、吹塑模等其他模具典型结构;

11)了解生产压制制品、橡胶制品等所需的模具、材料和成形设备;

12)能识别其他模具典型结构;

13)了解模具加工所需机械设备;

14)知道各机械设备的加工内容;

15)了解模具装配和模具调试方法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108学时)

1)公差配合基础知识;

2)几何公差

3)常用量具量仪的使用

4)表面粗糙度测量

1)能了解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及用途;

2)掌握有关公差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

3)能正确识读图样上常见的各种几何公差标注与含义;

4)掌握常用量具量仪的正确使用与维护方法;

5)能正确选用和使用量具进行产品检测(包括尺寸测量、几何公差测量等);

6)了解三坐标测量等先进测量技术在产品检测中的应用;

7)掌握螺纹测量的方法会使用螺纹量规检测螺纹

8)了解滚动轴承配合件普通平键的公差与配合;

9)掌握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方法,能使用粗糙度样板等量具量仪测量表面粗糙度

模具设备控制基础

108学时

1)电工基础知识;

2)电气安全技术知识;

3)常用的电气元件及电气设备;

4)节约用电;

 

1)能进行文明生产和安全操作;

2)熟悉电气安全基础知识;

3)熟悉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

4)熟悉电路的组成和特点;

5)能识读简单的电路原理图,并能计算电压,电流等基本物理量;

6)熟悉工厂常用的电气元件、电气设备的特性及应用范围、途径;

7)能正确使用常用的电气元件及电气设备;

8)具有查阅手册等资料的能力;

9)初步具有学习和应用电气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10)能节约用电;

3)专业方向课程

①冷冲压模具制造方向

课程名称

(参考学时)

主要教学内容

能力要求

冷冲压工艺与设备

63学时

1)冷冲压成形的基础知识;

2)冷冲压变形基础;

3)典型冷冲压模具结构与工作原理;

4)典型冲压模主要零部件设计与选用;

5)冷冲压生产和模具使用的安全知识;

6)冲压模具的寿命及模具材料

1)掌握冷冲压加工基本知识;

2)能识别各类冲压工序;

3)能根据冲压力选取压力机;

4)能根据冲压制件使用与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金属板材种类;

5)能识别典型冷冲压模具结构类型;

6)能写出典型冷冲压模具的工作流程;

7)能读懂冲压制件产品图,判断冲压制件的结构工艺性和材料成形工艺性;

8)能根据不同的产品选择合理的排样方案,选取合理的搭边值,并计算材料的利用率;

9)能计算拉伸件的毛坯展开尺寸;

10)能根据冲压件尺寸形状计算冲压力;

11)能选用合适的工作零件、结构零件形式;

12)能计算模具工作零件成形尺寸及公差;

13)能计算凸模、凹模外形尺寸;

14)能正确选用结构零件标准件和模架;

15)能查阅冷冲压模具结构图册,识读冲压模具零件图和装配图;

16)掌握冷冲压生产和模具使用的安全知识;

17)知道影响冲模寿命的因素及提高冲模寿命的措施;

18)能正确选用模具材料

 

 

八、教学安排

(一)教学时间安排

学期

学期周数

教学周数

考试

周数

机动

周数

周数

其中:综合实践教学及教育活动周数

20

18

军训

2

2

机械加工实训-钳工

20

18

机械加工实训-钳工

2

2

20

18

车工

2

2

CAD

2

2

20

18

机械加工实训-数控仿真

2

2

UG

2

2

20

20

顶岗实习

18

18

毕业考核、毕业教育

/

/

总计

120

110

 

28

28

注:鼓励学校加强实践性教学,学时安排达到总学时的50%。

 

(二)教学进程安排

 

课程类别

课程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学期

性质

1

2

3

4

5

6

公共基础课程

必修
课程

思想政治

180

10

2

2

2

2

2

 

语文

270

15

3

3

3

3

3

 

历史

72

4

2

2

 

 

 

 

数学

270

15

3

3

3

3

3

 

外语

270

15

3

3

3

3

3

 

信息技术

108

6

2

4

 

 

 

 

体育与健康

180

10

2

2

2

2

2

 

艺术

18

1

1

 

 

 

 

 

劳动教育

90

5

1

1

1

1

1

 

物理

54

3

2

1

 

 

 

 

限定选
修课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等

36

2

1

1

 

 

 

 

小计

1548

86

22

22

14

14

14

 

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类平台课程

必修
课程

机械制图

144

8

4

4

 

 

 

 

机械基础

144

8

4

4

 

 

 

 

现代制造技术概论

144

8

 

 

 

4

4

 

金属切削加工基础

108

6

 

 

4

2

 

 

专业核心课程

必修
课程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108

6

 

 

4

2

 

 

模具认知

36

2

 

 

 

 

2

 

模具设备控制基础

108

6

 

 

 

 

6

 

专业方向课程

冷冲压模具制造

必修
课程

冷冲压工艺与设备

108

6

 

 

 

 

6

 

型腔模具制造

注塑工艺与设备

108

6

 

 

 

 

6

 

专业选修课程

限定选
修课程

CAD技术

72

4

 

 

4

 

 

 

UG

72

4

 

 

 

4

 

 

液压与气压传动控制技术

144

8

 

 

4

4

 

 

综合实训

必修
课程

机械制图—CAD实训

60

4

 

 

2

 

 

 

机械加工实训-钳工

120

8

2

2

 

 

 

 

机械加工实训-车工

60

4

 

 

2

 

 

 

机械加工实训-数控仿真

30

2

 

 

 

2

 

 

机械制图
—UG实训

30

2

 

 

 

2

 

 

顶岗实习

必修
课程

顶岗实习

540

27

 

 

 

 

 

18

小计

1728

113

8

8

16

16

24

 

合计

3276

199

30

30

30

30

38

 

 

注:1.“√”表示建议此课程开设的学期,“(√)”表示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确定;

2.本表不含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考核、毕业教育及任意选修课教学安排;

3.课程开设顺序和开设学期,以及学时、学分,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九、师资条件

    担任职业岗位能力课程的教师必须通过专业技能题库测试,并达到中级及以上水平,担任职业基础能力课程的教师也需要通过相应的测试。

师资队伍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条件,因此实施本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师的数量和素质有一定的要求。

1)具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含本科);

2)从事实践教学的主讲教师要具备车工、铣工、或机械类工种中级以上的资格证书(含中级)或工程师资格;

3)实训教学工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专业至少有一名教师有实际工程经验,能够带领学生完成实际工程项目,若能请企业兼职教师承担则更好;

4)教师“双师型”资格(具备机械类相关专业工程师以上资格证书或企业经历)的比例要达到80%以上;

5)专任教师与学生比例1:18左右。

 

、实训(实验)条件

 

实训室名称

基本设备

适用范围

模具综合实训室

MIKRON VCE600pro高速加工中心、HAAS SL20车铣中心、Feeler FV-600四轴加工中心、FADAL WRG-1002加工中心、CYNC-400P数控车床、HWM 1680-F5注塑机、、宇田YT60B电火花机床、新火花电火花机床、中走丝线切割机床、25吨冲床、车床、铣床、磨床、钻床等

模具制造、注塑机的编程控制于操作

加工中心操作实训室

SIEMENS系统立式加工中心4台、FANUC系统立式加工中心5台、FADAL系统立式加工中心4台

零件的三轴数控编程与加工

数控车床实训室

CK6136 5台、CK612TD 6台、CJK6136-MATE 4台

零件的二轴数控编程与加工

西门子NX授权培训中心(NXCAD/CAM)

50节点的NX6正版软件、50台DELL图形工作站

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制造

CAD/CAM实训室

150台高配置电脑,安装多种先进软件

计算机绘图

普车操作实训室

CA6140A  24台、MQ3225 8台、CY6140 24台

机械零件的普通加工

铣加工操作实训室

X6323S 8台、X6030 8台、万能分度头12个

钳工操作实训室

60个钳工位及相应工具、刃具、量具、夹具、计算机2台、投影仪2只、毛坯架3只、工具架3只、展示架3只、测量台1只、台钻8台、砂轮机2台

机械零件的手动加工

测量技术实训室

YD200A圆度仪  1台、MCD20-T100A粗糙度仪 1台、SK4002A二维影像仪 1台、三坐标测量仪 1台、信息化教学实施设备

测量技术

刀夹具实训室

多数量的各类刀具、夹具及呈列柜

普通加工、二轴加工、三轴加工

机零机原实训室

机械零件、机械原理等10个展示柜、多种零部件模型

机械基础

测绘实训室

拥有多套齿轮油泵、传动轴、溜板箱

机械制图与测绘

 

 

十一、质量管理

(一)编制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职业学校依据本方案,开展专业调研与分析,结合学校具体实际,编制科学、先进、操作性强的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并滚动修订。具体要求为: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确定本校本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2.注重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着眼于学习者的专业成长和终身发展,针对“3+3”“3+4”分段培养,职教高考升学,以及中高职衔接其他形式,通过制订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在现代职教体系框架内,统筹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评价标准,实现中职与高职专业、中职与职教本科专业,在教学体系上的有机统一。

3.贯彻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试行)》,开足开好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和专业类平台课程。

4.选修课程分为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公共基础限选课程要落实国家、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公共基础任意选修课程、专业(技能)任意选修课程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时(学分)安排,要结合专业特点、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特色,有针对性地开设,并科学合理地选择课程内容。

以下任意选修课程仅供参考:

1)公共基础任选课程:礼仪、国家安全教育、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金融知识、社会责任、人口资源、海洋科学、企业管理等课程;或思想政治、历史、艺术、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等。

2)专业(技能)任选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三维建模技术、3D打印技术、特种加工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企业管理与营销、智能制造技术、机械拆装技术、现代制造技术等。

5.实施“2.5+0.5”学制安排,学生校内学习5学期,校外顶岗实习1学期。三年总学时数为3000~3300,其中,公共基础课程(含军训)学时占比约为40%,专业(技能)课程(含专业认知与入学教育、毕业考核、毕业教育等)学时占比约为60%。课程设置中应设任意选修课程,其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10%。

6.职业学校应统筹安排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科学安排课程顺序,参考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教学安排”建议,编制本校本专业教学进程表和课程表,并作为“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的附件。为适应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门数较多、实践时间较长的特点,教学进程表和课程表编制方式应科学合理、灵活机动,保证开足每门课程所需学时和教学内容。

学分计算办法:公共基础课程每18学时计1学分,专业(技能)课程18学时计1学分;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1周为1学分;专业实践教学周每周按30学时计算,1周计2学分;顶岗实习1周计1.5学分。

7.制订课程实施性教学要求

1)学校应依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试行)》《省中等职业学校本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有关课程的教学要求、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标准、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试点内容,参照相应课程标准(或教学要求)的体例格式,编写本校本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主干课程实施性教学要求,并以“××学校××专业××课程实施性教学要求”为标题,呈现在正文中或作为“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的附件。

2)课程实施性教学要求必须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紧密联系专业发展实际和行业发展要求,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合理确定课程教学目标,科学选择教学内容,明确考核要求,着力转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有力支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课程实施性教学要求必须能切实指导任课教师把握教学目标,开展教学设计,规范教案撰写和课堂教学实施,合理运用教材和各类教学资源,提高教学组织实施水平。

8.在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细化本校本专业的“实施保障”内容,包括专业教师、教学设施、教学资源等在结构、内容、数量、质量上的配置情况;明确“质量管理”举措,包括教学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本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模式、主要内容和实践举措;说明“毕业考核”的具体要求。

(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1.强化基础条件。持续做好师资队伍、专业教室、实训场地、教学资源等基础建设,统筹提高教学硬件与软件建设水平,为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明确教改方向。充分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改革理念,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和职业精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坚持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整合知识和技能,重构课程结构;主动适应产业升级、社会需求,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引入典型生产案例,联合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开发工作手册、任务工作页和活页讲义等专业课程特色教材,不断丰富课程教学资源。对于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应制订本专业开展教学、组织培训和参加评价的具体方案,作为“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的附件。

4.优化课堂生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新型教学场景,将企业车间转变为教室、课堂,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主题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全面发展;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秩序,打造优质课堂。

5.深化信息技术应用。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新要求,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融合,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模式,建设能够满足多样化需求的课程资源,创新服务供给模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

(三)严格毕业要求

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落实本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细化、明确学生毕业要求,完善学习过程监测、评价与反馈机制,强化实习、实训、毕业综合项目(作品、方案、成果)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全过程管理与考核评价,结合专业实际组织毕业考核,保证毕业要求的达成度。

本专业学生的毕业要求为:

1.符合《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中关于学生毕业的相关规定,思想品德评价和操行评定合格。

2.修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取得规定学分,本专业累计取得学分不少于170。在校期间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并获得奖项的同学,按照奖项级别和等级,给予相应的学分奖励。

3.毕业考核成绩达到合格以上。毕业考核方式:(1)综合素质评价,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劳动素质、艺术素质、社会实践等;(2)学业成绩考核,包括本专业各科目的学业成绩、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以及结合本校本专业实际而开设的毕业综合考试;(3)实践考核项目,包括学校综合实践项目考评、顶岗实习报告、作品展示等。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并获得奖项,按照奖项级别和等级,视同其“实践考核项目(学校综合实践项目考评、顶岗实习报告、作品展示等)”成绩为合格、良好、优秀。

4取得人社部门委托社会化认定的中级以上或教育部门委托社会化认定的初级以上机械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项以上,如:模具工(中级)、铣工(初级)等。

、编制依据

本方案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试行)》,参考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等职业学校模具制造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历史、数学等12门公共基础课程标准,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版)、《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和国家相关职业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编制。